近日,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江河帶領學院師生代表,來到螺溪洲大橋施工現場,看望和指導正在這里進行暑期專業實踐的學院師生,受到了負責大橋建設的贛州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高光彬,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項目黨支部書記張國文等企業領導的熱烈歡迎。
螺溪洲大橋位于江西省贛州市,是江西省重大工程項目,大橋的建成不僅將會便捷贛江兩岸的交通出行,還會對于加快“中國稀金谷”核心區與水西片區互聯互通,促進贛州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橋自建設以來,已幫助長沙理工學培養了3名博士研究生和10名碩士研究生,目前長沙理工大學共有4名學生在這里開展專業實踐,主要負責項目的施工監控、施工控制計算及數據分析與反饋等工作。
“同學們在這里累不累?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都有哪些收獲?”一到施工現場,江河就關心地與同學們開展了交流。

“我們每天都要在烈日下,扛著很重的儀器開展測量,說不累是假的,但是我們累并快樂著。”“我們學到了很多實踐的知識,測量和分析的數據能夠助力大橋的建設,感覺自己所做的工作非常有意義。”看到學院老師和同學來看自己,大家都很高興。
“螺溪洲大橋是國內首個采用全K型桁架結構的大跨徑橋梁,這給我們監控和分析相關數據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田仲初教授向大家介紹道。“為此呀,我們基于無應力狀態控制理論與方法,提出了變高鋼桁梁桿件的無應力長度和拼裝坐標的快速計算方法;通過大跨變高鋼桁架頂推施工過程力學特征的有限元仿真分析與現場監測,對鋼桁梁、導梁、永久墩和臨時墩的施工全過程應力和變形進行控制,等等。這樣就較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我們來現場看望和指導學生,一是希望鼓勵現場的學生,讓他們在專業實踐中培養吃苦耐勞精神,厚植服務社會和人民的情懷;二是激勵來參觀的低年級學生,堅定他們的專業自信,讓他們在工程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專業的力量。”江河介紹道。
“這次我們來這里參觀學習,認識到了很多優秀的學長學姐,也看到了我們的專業是如何具體服務社會的,這些都增強了我的專業學習動力。”低年級學生陶思感慨道。

據悉,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橋梁工程學科和科研團隊已為全國近千座大橋和特大橋的建設貢獻了“長理智慧”和“長理力量”,而贛州螺溪洲大橋的施工監控是該校服務實際工程的又一實橋例證,也是長理青年服務祖國和人民的縮影與實踐。
(文/彭怡峰 黃河,圖/彭怡峰 黃河,審核/黃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