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你知不知道神舟飛船中宇航員所處的環境是如何建立的?

r 你知不知道手術室、集成電路生產車間等嚴苛的工作環境是如何形成的?

r 你知不知道人一生中有90%以上的時間是在人工環境里度過的?

r 你知不知道為了維持健康舒適的人工環境將會消耗掉社會能源的三分之一以上?

r 你知不知道制冷空調行業的產值一直都高于計算機行業?

r 你有沒有受到過不良室內空氣環境的困擾甚至危害?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代碼081002,簡稱:建環)專業將給你答案!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原為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1998年更名為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2012年與建筑節能技術與工程、建筑設施智能技術專業合并更名為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目前,該專業已發展成為以工科為主,涉及生理學、心理學、氣象學、生態學、城市規劃、建筑設計、社會學、美學等綜合知識,同時將計算機深入引入該專業,專業發展為一個前沿的學科,成為世界各界共同關注的行業。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緊扣人類關注的健康、能源、環境三大主題,致力于解決能源電力、工業生產、航空航天、交通運輸、建筑、農業、醫療等領域的室內環境問題,通過采用一系列設備及系統營造一個健康舒適的熱濕環境、空氣質量環境,或生產工藝中所需的特殊環境等。同時,要科學合理的使用能源(傳統能源、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以較小的能源消耗和排放滿足環境要求,由此,還涉及到相關設備及系統的運行調節、自動控制、節能控制等。畢業生主要從事空調制冷、建筑節能、城市供熱、建筑采暖通風、城市燃氣輸配、能源管理、城市建設市政基礎設施管理等方向工作,是我國節能減排急需專業。本專業人才社會需求大,就業面寬廣,學生畢業后可任職于空調企業、國家機關、設計機構、高等學校、科研單位等從事規劃設計、建設管理、設備開發、系統運營、科學研究等工作。

圖1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就業領域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圍繞“綠色低碳建筑,智慧高效能源”目標,遵循“德育為先、知識為本、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發揮我校在交通電力行業的優勢和特色,強化工程實踐,培養掌握人工環境營造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基本理論,勝任本專業工程領域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設備開發、系統運營等工作,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和行業精英。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特色
本專業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以推動建筑、能源與環境協調發展為目標,依托我校在交通電力和土木建筑行業的特色優勢,著力培養學生大機電觀綜合素養與施工過程組織管理能力,畢業生就業中交中建與能源電力行業的比例達到70%以上。本專業辦學定位緊扣健康、能源、環境的當今社會發展三大主題,適應國家和湖南省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需要,依托“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形成了“綠色低碳建筑、高效智慧能源”特色的本科-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依托優勢學科,建成了“能源系統與動力工程”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熱工基礎”省級示范實驗室等高水平特色學科專業平臺,系統構建出多維度實踐教學平臺,強化工程實踐,注重綜合素質培養,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就業適應能力以及科學研究潛力,畢業生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科研潛力。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發展歷程
本專業始建于2000年,具有20余年的辦學歷史沉淀,2006年被評為湖南省重點專業,2007年獲“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2008年被確認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2010年獲“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2022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4年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圖2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發展歷程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師資隊伍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具有碩、博士學位20人,留學歸國人員5人。
有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1人、省發改委節能專家3人、湖南省優秀教師2人、湖南省教學奉獻獎1人、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2人、湖南省“巾幗建功標兵”1人、長沙市“杰出創新青年”1人、“市優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
人才培養與就業前景
1.科技競賽獎
學生獲得“全國高等學校人工環境學科獎”專業基礎競賽 、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MDV中央空調設計應用大賽、CAR-ASHRAE學生設計競賽、格力GMV中央空調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等多項大獎。

圖3 建環專業學科競賽

圖4 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銀獎
2.就業
本專業就業一直穩定在95%以上,連續多年位列“麥可思”“最好大學網”、本科專業就業滿意度等就業排名榜前列。畢業生就業單位:中廣核、南方電網等能源電力企業;美的、格力、海信日立等暖通設備制造和銷售公司;節能監管等相關政府主管部門;暖通、空調、制冷、燃氣等相關人工環境設計及運維單位;高等院校及人工環境、建筑節能等領域科研院所等。


圖5 就業前景
3.深造
每年都有一批學生考取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知名大學的研究生和赴海外著名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等留學。

圖6 部分深造高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