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由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主辦,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組織,我校承辦的第十七屆中國計算語言學大會(CCL 2018)暨第六屆基于自然標注大數據的自然語言處理國際學術研討會(NLP-NABD 2018)開幕式在云塘校區大會堂召開。
本次大會由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名譽理事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李生教授,清華大學黃昌寧教授,山西大學劉開瑛教授擔任共同主席,由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計算語言學專委會主任、清華大學孫茂松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挺教授,北京郵電大學王小捷教授擔任程序委員會共同主席。國際學術研討會由清華大學孫茂松教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Randy Goebel教授,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Heng Ji教授擔任程序委員會共同主席。開幕式由會議組織委員會主席、我校王進教授主持。
會上,校黨委書記付宏淵致歡迎詞。付宏淵教授向與會專家簡要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概況以及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在計算語言領域的研究情況,感謝學會以及各位專家對學校的信任,期待各位專家為我校的學科建設、專業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寶貴意見,促進學校獲得更好的發展!
李生教授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就開始從事機器翻譯,他表示現在的發展成果日新月異,人工智能第三次發展高潮也將為研究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就科學研究的態度,李生認為做學術要一絲不茍,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成果宣傳不能過度夸大,“就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態度追求真理。”來自清華大學的黃昌寧教授則提出急迫但還未實現的愿望,即漢語文本的實時輸寫問題,呼吁與會專家、企業重視并積極推動其發展實施。
CCL程序委員會主席、清華大學孫茂松教授表示,“計算機語言學大會對學術、科研發展貢獻了不少力量”。本屆中國計算語言學大會共收到稿件277篇,錄用102篇,其中張貼報告82篇,口頭報告20篇。
開幕式后,與會專家在云影湖前合影留念。
(文/周思遠 圖/劉湖 審/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