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國船隊的快速擴張,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船東國,與全球最大的船東國希臘的差距也正在縮小。
截止8月底,希臘船隊總計為2.22億載重噸,但是中國船隊已經達到了7744艘1.7億載重噸,高于日本的1.676億載重噸,自2014年以來,中國船隊增長了34%,而希臘船隊增長了23%,日本船隊僅增長了2%。
據克拉克森的數據,去年年末,船廠向中國船東交付了2550萬載重噸,相當于現有船隊的17%。在手持訂單中,大多數新船計劃于2018年交付,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是,散貨船、油船和集裝箱船訂單數量最多。
新造船是中國船隊最明顯的增長因素。其他因素包括國際市場上的二手船購買以及老齡船舶拆解。這些交易難以全面跟蹤和監控,因此總體估計某種程度上依賴猜測。
中國船隊大部分增長來自二手船,希臘是中國的主要賣家。僅今年就有超過20艘100萬載重噸的船舶從希臘船東轉為中國船東。
Solent大學中國中心(海事)散貨運輸分析師和副主任理查德斯科特表示,中國商船船隊的強勁增長已經展現出來。2017年,中國船隊的增幅超過9%,今年的漲幅可能與去年相當。未來兩到三年內交付的新船訂單將增加大量運力,但是其他不可預測的影響也可能決定船隊的增長。
斯科特表示,許多新船將在中國進口國或出口國的長途國際貿易中租賃。就集裝箱船而言,往返中國的貨物可能會提供租賃機會,而對于最大規模的散貨船,進口貿易將最為突出。在大量成品和大宗商品運輸的情況下,中國船舶進一步參與的可能性非常高,但在某些貿易航線,其他國籍的船舶可能會被取代。
斯科特的分析顯示,在過去三年零八個月中,中國船隊增加了三分之一,比希臘船隊增長更快,遠高于日本的最低增長率。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中國船隊2015年增長率為6.5%,2016年為7.5%,2017年為9.4%,2018年1至8月為7.1%。
雖然中國剛剛成為世界第二大船東國,但是隨著未來幾年內交付眾多的礦砂船、油船和集裝箱船,意味著中國船東的運力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