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長江防總2012年第13號調度令,三峽水庫17日晚增加下泄流量以騰庫防洪,這是繼16日后,三峽水庫再次增加下泄流量。三峽水域因洪滯航船舶積壓狀況,在得到初步緩解后,將有可能再次面臨新的積壓。
7月初入汛后,三峽入庫流量居高不下,因防汛騰庫需要,2日18時起,三峽下泄流量超過3.5萬立方米每秒,后一直維持在4萬立方米每秒左右。因流量超過通航標準,葛洲壩一號閘不得不停航度汛。為保證航行安全,三峽通航管理部門有序安排適航的大功率船舶正常航行,并對需經過兩壩之間水域的船舶按照不同的流量級別及其主機功率進行了限航。因洪被限航的中、小功率船舶13日已達到600多艘。
長江1、2號洪峰過境后,長江防總下達11號調度令,要求自14日8時下泄流量按2.8萬立方米每秒控制。三峽通航管理局連夜進行相關部署,安排綠色通道搶運滯航的小功率船舶。至17日20時,已有566艘船舶通過船閘及水情流態不良的兩壩間航道,船舶積壓狀況得到初步緩解。
因三峽入庫流量仍大,未來還有加大的可能,考慮到因控泄三峽壩上水位增高,接近汛限水位的事實,長江防總下達12、13號調度令,要求三峽水庫下泄流量16日增至3萬立方米每秒后,17日20時再次增加到3.8萬立方米每秒,之后按日均3.8萬立方米每秒控泄。
按照葛洲壩大江及一號船閘通航流量有關規定,17日16時起,葛洲壩一號船閘停航。受此影響,葛洲壩船閘通過能力將下降,三峽通航管理部門提醒航運企業,因汛期到來,大流量將限制通航,航運企業可提前調整生產計劃,避免因大流量限制通航導致不必要損失。船方如在三峽壩區水域需要幫助也可及時聯系三峽通航管理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