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2025年RoboMaster機甲大師超級對抗賽·區域賽(中部賽區)在位于長沙市天心區的賀龍體育館超燃開賽。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四川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32所高校的1300名“機甲戰士”齊聚一堂,用自主設計、研發的多類型機器人,在賽場上展開緊張刺激的對抗賽。
這已經是RoboMaster機甲大師超級對抗賽·區域賽落戶長沙市天心區的第三年了,此次比賽又有哪些精彩看點?一場大賽可以給天心區帶來什么?
32支隊伍1300名“機甲戰士”展開巔峰對決
比賽場內,各種炫酷的機甲激情對戰,借助超強的AI技術,實現線路識別、發射“彈丸”,猛烈進攻、救贖、反殺……每局7分鐘時間,紅藍兩隊,進行多任務、高難度精彩對戰。
后臺,兩名解說員和機器人操作手全神貫注,進攻、進攻,后方來了對手,包抄過去,射擊,藍隊在不斷掉血……場內解說聲、驚呼聲交織,看得人熱血沸騰,一次次把心提到嗓子眼。
“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融合了‘機器視覺’‘嵌入式系統設計’‘機械控制’‘慣性導航’‘人機交互’等多項機器人相關技術學科,并將電競呈現方式與機器人競技相結合,為廣大科技愛好者和社會公眾帶來視覺和觀念的沖擊。”機甲大師賽組委會品牌負責人黃欣介紹。
“打得很爽,團隊配合得非常好。”在比賽候場區,剛下場的武漢工程大學戰隊隊員辛宏濤直言。剛剛他們團隊贏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戰隊,成為第一小組的獲勝隊。
“這是我們第一次打區域對抗賽,對手哈爾濱工業大學戰隊很強,但是我們憑借著穩定的兵種、良好的協作能力獲勝。”辛宏濤說。正在候場的長沙理工大學戰隊也是第一次打區域對抗賽,加之又是家門口的主場,團隊成員信心滿滿。
“比賽在自己的主場,就沒那么緊張,在比賽過程中也可以隨時對設備進行調試,準備時間也很充裕,還是有信心能超水平發揮。”戰隊成員、今年大三的劉豪杰在接受采訪時說。
本次區域賽一直持續到5月25日。比賽將產生8個全國賽名額,6個復活賽名額,在深圳與全球的機甲高手頂峰相見。
賽事由長沙市人民政府、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組委會主辦,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政府、長沙理工大學承辦,湖南小翅科技有限公司執行。
以賽引才,構建天心產才融合生態圈
以賽事運營助推產業發展,正是天心區引進機甲大賽的初衷之一。
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作為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旗下賽事之一,是全球首個射擊對抗類機器人比賽。至今辦賽10年,致力于培養與吸納具有工程思維的綜合素質人才,吸引了全國數百所高等院校、近千家高新科技企業以及數以萬計的科技愛好者深度關注,向社會輸送了10萬名青年工程師。
記者在大賽組委會的十年成果展板上看到,參賽隊伍中近60%的學生以賽事技術為起點,加入科技公司或創辦自己的公司,從事機械、嵌入式、硬件、視覺算法、具身智能等領域。近40%的本科參賽學生通過保研、考研、直博等,繼續在機器人領域深造。華為、騰訊、微軟、大疆等科技大廠均有參賽學員的身影。
“天心區作為賽事主辦地,可依托平臺將各高校機器人成果轉化。同時,可為機器人、人工智能產業在天心發展提供技術人才支持。”天心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次大賽開幕式現場,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ROBOMASTER對外負責人代表大賽組委會給優秀合作單位長沙理工大學授牌。雙方共建RoboMaster賽事平臺,未來也會鏈接更多機器人賽事,將該平臺打造成為長沙機器人賽事高地。
“RoboMaster不僅是一場競技賽事,更是技術、智慧與青春融合的盛宴,它與我們學院‘拔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理念高度契合。”長沙理工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院長韓艷表示,目前,學校聚焦綠色智慧交通、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兩個領域,打破專業界限,實施“項目制”育人,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強的新時代拔尖創新創業人才。
據了解,天心區通過承辦大賽,已建立了來自全國63個城市、37所高校的“數字人才”數據庫,建立健全了人才服務機制。這將吸引大批高級人才落戶天心區,為該區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產業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9137538-50000627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