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為舟 揚楫向未來——回眸第二屆金熊貓獎
這是星光熠熠的全球盛會。當大熊貓的形象化身“文化使者”,當影視這門無國界的全球共情語言煥發出更強感召力,美美與共的誠摯相處之道得到更多認可,更在金熊貓獎的交流互鑒中架設起對話金橋。
9月12日至13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二屆金熊貓獎在成都舉行。本屆金熊貓獎以“光影之約遇見美好”為主題,促進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人們加深對彼此的欣賞和理解,增進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廣泛共識。
兩天時間里,光影為舟,交流揚楫,共鳴的波紋在文明交流互鑒的長河中擴散蕩漾。
托舉全球佳作
為造夢者追夢人提供價值標桿
大屏幕上,一幕幕提名作品花絮,勾勒出一幅豐富多彩的全球影視圖景。金熊貓盛典,作為第二屆金熊貓獎主體活動之一,吸引影視人熾熱的目光。
27位評委,在全球范圍內精挑細選影視佳作,最終頒出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四個單元27個獎項。
“我沒有想過自己會在中國獲獎,謝謝你們對我工作的關注。”巴西演員黛麗絲·韋恩伯格憑借在電影《天空的另一面》中的演繹,獲得電影單元最佳女主角獎。
和她一樣感到驚喜的,有《還有明天》導演兼主演寶拉·柯特萊西。電影單元中,這部意大利影片脫穎而出,榮獲最佳影片獎:“大家的反響讓我們看到,來自一個國家的故事,是如何與地球另一端的觀眾進行心靈對話的,電影可以讓我們跨越國境、語言和文化,彼此連接。”
從首秀出彩,到榮耀再啟,第二屆金熊貓獎的吸引力跨越山海。本屆金熊貓獎征片結構頗具國際范,共征集作品5343部,其中國外作品3910部、占73.2%,較首屆高3.2個百分點;126個國家和地區的作品參評,較首屆增加22個。
以兼容并蓄的姿態,金熊貓獎為造夢者、追夢人提供價值標桿,禮贊全人類共同價值。第二屆金熊貓獎評委會紀錄片單元主席帕特里克·霍爾認為“金熊貓獎定位非常準確”。“當我們談論紀錄片時,我們不是在談論一個小眾的愛好,而是關乎每個人生活的故事。”他說,金熊貓獎向全世界的優秀影視作品敞開大門,“這種做法值得贊賞。”
金熊貓獎獎杯熠熠生輝,設計別有深意。鐫刻在竹節之巔的大熊貓,渲染著金色的光芒,激勵創作者持續追夢、拔節攀高。
手捧獎杯,電影單元最佳男主角獎獲獎者朱一龍深有感觸。“金熊貓作為對話世界的橋梁,讓我感受到非常高的包容性和開放性。我能被看到,感到很榮幸。光影不滅,探索不止。”
“我認為獎項也有培養創作者的責任,通過頒發獎項,為創作者在全球范圍內拓展生存空間。”來自日本的動畫片單元評委水江未來表示,金熊貓獎要從亞洲向世界發聲,將電影的價值觀展現出來,將我們自己相信的價值,向世界傳達出去。
承載更多使命
賦能行業注入蓬勃的新活力
適逢世界電影誕生13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世界影視從業者在行業發展中面臨新的十字路口。“造夢的藝術”需要找尋更多破局點,金熊貓獎也承載了更多的使命。
相比首屆金熊貓獎,本屆活動的行業影響力和引導力進一步提升,在全球范圍內推動內容創作與產業的共同發展,為世界影視注入蓬勃的新活力。
第二屆金熊貓獎“熊貓帶你看世界”影視項目發布活動上,國際影視節展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署、優秀影視項目發布推介等相繼開展。100余家企業參與“遇見光影?牽手成都”成都影視產業項目簽約儀式,簽約64個影視產業相關項目,總投資額超120億元。
華策集團一口氣帶來了3部新作開展推介。“我們始終秉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海外發行覆蓋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積極推動‘華流出海’。”華策集團劇盟中心發行總監張怡表示。
隨著竹節裝置上的“金熊貓”按鈕點亮,中國導演劉江江、土耳其導演努里·比格·錫蘭、開羅國際電影節主席侯賽因·法赫米、作家徐則臣、美國視覺特效師喬爾·海尼克,共同開啟金熊貓全球影像合作計劃,三大行動與一場訓練營同步揭幕,讓“金熊貓”的光影在全球合作生態中絢爛綻放。
“金熊貓光影青創行動”面向全球征集創意視頻,并將在全球各大影視節展及路演中推廣;“金熊貓版權護航行動”將創立版權護航聯盟,打造確權登記、數字保護等“智能維權”全鏈條服務;“金熊貓全球影視協作行動”與10個全球知名影視節展建立協作關系。此外,該計劃還將打造“金熊貓視聽人才成長營”,助力全球影視人才發展。
青年導演宋卓非認為,當下電影行業面臨時代環境的變化,青年人才所得到的支持力度越多,對其成長就越有幫助。“金熊貓獎整合了業界資源,讓青年編導得到更多內容創作的經驗,共同構建青年影人良好成長生態。”
推動項目合作、分享產業機遇、促進文旅融合,金熊貓獎不斷拓展邊界。
一方銀幕在晚風里架起,成都天府藝術公園觀眾匯聚。從觀看電影《熊貓計劃》開啟,“大家一起看電影”展映活動,在全省15家特色影院、10大城市地標、2萬多個村(社區)上演光影邂逅。
電影不僅是藝術,更是連接文旅資源的重要紐帶。
第二屆金熊貓獎推出14條“跟著影視游四川”主題文旅線路,以影視為紐帶,深度融合四川多地文化地標與特色場景,打造出沉浸式文旅新體驗,讓文化與經濟共舞、藝術與生活相融。
文明交流互鑒
搭建“無國界”的對話平臺
“影視藝術既是客觀世界的載體,也是人類情感的湖海江河。我們通過鏡頭觀察世界,也被世界通過鏡頭觀照。這種雙向互視的過程,就是文明的對話。”在第二屆金熊貓獎評委會主席陳凱歌看來,金熊貓獎正在用新的故事溝通世界、溝通人類的心靈。
把鏡頭對準金熊貓獎,一眾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講述了跨越國界的動人故事。
俄羅斯的薇拉,以一段活力滿滿的“金熊貓舞”,為“我們的panda”短視頻圖文全球征集展播活動收尾添彩;金熊貓之夜中,蜀繡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向海內外嘉賓生動展示了傳統手工藝的魅力;“我與熊貓面對面”參觀活動上,代表手寫祝福,寄語通過“金熊貓郵局”傳遞到世界……這些交流的生動注腳,是心有靈犀的證明。
金熊貓獎,在真誠的對話中思想碰撞、增進理解。在2025金熊貓國際文化論壇現場,希臘前總理喬治·帕潘德里歐拿出一只熊貓“花花”玩偶,當眾贊嘆“很漂亮的熊貓”。
金熊貓獎致力于推動各國人民相知相親,此刻有了具象化的表達。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也對中國舉辦金熊貓獎表示贊賞:“金熊貓獎及國際文化論壇,通過藝術這一世界通用語言,架起了連通國家、文化與社區的橋梁,成為全球文明倡議的生動實踐。”
尊重文明多樣性、平等包容、以對話消弭隔閡,這樣的共識在會場凝聚,不斷夯實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
老撾國會副主席坎貝·丹臘則表達了“萬象之邦”與“熊貓故鄉”攜手合作的期望。他希望未來雙方能合拍紀錄片、互辦文化周等活動,大幅增加兩國留學生、青年志愿者、青年藝術家和創業者的交流名額與項目,讓青年人成為中老友好的堅實橋梁。
埃及文化部部長艾哈邁德·福阿德·漢諾表示,金熊貓獎能夠借助影像的力量激發靈感、傳遞美好、促進包容,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共鳴。
我們相信,不同習俗、背景和信仰的人群共赴“金熊貓”之約,超越地域、語言、文化的障礙,最終編織出跨越疆域的情感紐帶,讓共情消弭隔閡,讓創意凝聚共識,在美美與共的愿景中照亮人類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