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軌道交通17號線二期正式亮相 媒體大V搶先探秘“鬧市快線”
9月12日上午,成都軌道交通17號線二期正式亮相!“17號線二期到底長啥樣?”“17號線二期時速居然能達到140公里!”……伴隨著一陣陣好奇與期待,媒體記者、網絡大V、建設者與籌備者代表及家屬組成“體驗團”,共同開啟了這條“鬧市快線”的試乘初體驗。
GO!進站!
“鬧市快線”,軌道與城市共舞
每一條地鐵線路,都是與城市和市民的“雙向奔赴”。
17號線二期省骨科醫院站外,建筑林立、車流如織。17號線二期橫穿武侯、金牛、青羊、成華等中心城區,最高運行時速可達140公里,是名副其實的“鬧市快線”。
成都地鐵運營公司劉沁向體驗官們介紹:“這條線路開通后,將與17號線一期貫通運營,通過與7號線等多條線路換乘,高效串聯成都東站等城市交通樞紐,大幅提升市民出行效率。”
車站不僅是交通節點,更是城市文化的延伸與表達。“這里像古代建筑的屋檐”“這是傳統的穿斗式建筑!”一踏入17號線二期車站,不少體驗官便認出了許多成都的“傳統建筑元素”。
17號線二期途徑二仙橋、少城、建設路等富含“成都記憶”的區域,因此我們在車站設計上也與沿線文化相呼應,運用了大量承載成都記憶的歷史建筑元素,以黑、白、灰、棕等色調體現儒雅大氣的城市底蘊。
成都軌道建設公司劉文喜介紹:“我們希望這些設計,變作市民乘客通勤漫游中有溫度、可觸碰的‘城市片段’。”
體驗官們還注意到車站內的導向系統“不一樣了”。導向標識不再懸掛于天花板,而是巧妙地“貼”在墻面或“站”在設備上,視覺體驗更加整潔清晰。
“我們系統優化了導向標識的布局和信息,把標識‘從天上挪到地上’,是為了減少各類垂吊線的視覺干擾。”劉沁介紹,“新增的電子門匾顯示屏和多媒體站臺屏,還能實時推送車站導引、末班車等信息,幫助乘客高效出行。”試乘乘客張建說:“這些導向標識真的很貼心,從進站到乘車,一路都能快速、清楚地找到方向。”
人性化的設計也體現在車站各處細節中。車站全線都配備了高低位開放式客服中心和一體化自助服務終端,部分衛生間特別設置了兒童洗手池和兒童馬桶,母嬰室內也配備了嬰兒護理臺和獨立的哺乳室,充分滿足不同乘客的出行需求,構建全齡友好出行生態。
GO!上車!
疾馳無聲,平穩“如履平地”
站在省骨科醫院站站臺,體驗官們紛紛望向軌行區。“來了來了!”列車燈光由遠及近,流線型的“天府藍”與“雪山白”列車穩穩停靠。
速度與舒適并存,是現代城市軌道交通的硬核追求。“這列新車延續了17號線一期‘高顏值+硬實力’的風格,最高時速可達140公里,”成都地鐵運營公司陳強介紹,“但‘快’可不是它唯一的優點。”
踏上列車,便能感受到車廂的寬敞和舒適。17號線二期采用8節編組A型車,是目前地鐵中使用的載客量最大的列車編組。車廂內還有許多人性化的設計細節,拉手環依據人體工學優化設計,握持舒適;隱藏式氛圍燈采用流線型罩板,光線柔和均勻。
列車啟動后,加速平穩而迅速。“這輛車又快又穩!”,這是試乘者們的共同感受。
17號線二期的列車為何如此平穩?“這得益于車輛搭載的行業領先的電制動到零技術,它能夠讓停車更加平穩。”陳強說。
此外,新車還通過增設設備減振措施、給車門加“緩沖墊”、升級了隔音降噪材料,有效降低運行噪聲。“即使在高速行駛階段,車廂內仍能保持舒適的環境。”陳強補充。
GO!攻堅!
精細施工,穿越城市中心
在城市中心快速穿行,考驗的是智慧與匠心。
列車速度越快、車廂越大,行駛所需的軌行區也就越寬,因此17號線二期在建設過程中必須使用直徑達8.6米的大型盾構機。
然而,17號線二期線路90%以上區域都在主城區,沿線建構筑物密布、地下管線復雜,還與既有線路多次交叉,施工條件極其有限。
這條“鬧市快線”如何順利建成?
“在這樣的施工條件下使用大直徑盾構機施工,需要極高的精度控制,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保障施工安全。”劉文喜解釋,“為此我們采用了多項創新技術,為高精度施工保駕護航。”
在盾構過程中,建設者引入了盾構鋼套筒始發技術和盾構砼箱體接收技術。這些技術使盾構機在始發和接收時都更加穩定、精準。
此外,在紅星橋站35.8米超深基坑開挖過程中,首次應用了自動化鋼支撐伺服系統,即通過在基坑支撐鋼架上布設110個調控點,實時監測和自動調整基坑的受力情況,保障安全穩定。
在鬧市中施工,保障交通通行是另一個挑戰。劉文喜介紹:“我們采用‘分段施工、及時恢復’的方法,最大限度減少對交通的影響。”在建設過程中,17號線二期工程對圍擋進行了700余次動態調整,僅西大街一個站的圍擋調整就高達100余次。2025年,項目已累計退圍近10萬平方米。
“這條線路的開通,將大幅提升中心城區市民的出行效率。”劉沁說:“特別是對于需要跨區通勤的市民來說,這條線路將為他們節省大量時間。”線路還途徑了杜甫草堂、青羊宮、成都自然博物館、建設巷、金沙博物館等多個文旅景點,以及多個商業綜合體,將為市民文化休閑和購物娛樂提供更多便利。
“這不僅是交通線,更是經濟線、文化線、生活線!”現場媒體代表楊帆分享,“期待這條新線開通后,帶著朋友一路從二仙橋耍到清水河!”